零点看书 > 武大郎新传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次凯旋而归!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再次凯旋而归!


辽国上京,皇庭大帐中,一身皇袍的耶律延禧正木然地端坐在高头大椅上,面无表情地倾听着探子发来的情报,心里又是一阵绞痛:西京大同府丢了!

    连日来,刚当上皇帝的耶律延禧还没来得及庆祝自己登上帝位,就被一系列噩耗给彻底打乱了心绪,先是南京道被宋朝人占领,刚消停数日又听闻西京道遭受宋朝大军的攻击,几乎两三日一份某地又被攻占的消息传来,让他焦头烂额。而他仓促召集的大军赶去增援时又遭到了对方的猛烈阻击,损失惨重,进退两难。

    为此,耶律延禧不知道换掉了多少个统帅,砍了数个将领的脑袋,也是于事无补。他手下的文臣想出了一个主意,说马上派出使者跟宋朝人接触,进行和谈,耶律延禧也无奈地点头答应,照办了。可武植根本就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把辽国使者丢在一边,继续他的攻城掠地。

    听到使者的回禀,耶律延禧气得七窍生烟,大骂武植与华夏军不讲武德。可他也没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华夏军一个一个地拔除掉辽国大军在西京道的据点,一步一步地蚕食着西京道。

    当得知西京城已经被宋朝人占领后,耶律延禧欲哭无泪,唯有仰天长叹。他知道,西京道长城以南的地区恐怕都要丢失殆尽了,辽国对宋朝的地理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

    耶律延禧惊惧中还存在着忧虑,燕云十六州是在他手中丢失的,辽国民众与贵族们的目光都在盯着他这个新任的皇帝!他刚登基,帝位还未稳,底下一大帮人正在虎视眈眈,觊觎着他的这个皇位呢!

    所以,耶律延禧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巩固好自己的帝位,应付好国内的斗争,收复南京道与西京道的事只能先缓一缓了!

    辽国无奈地看着燕云十六州被华夏军一一攻占,无奈地把触角收回了关内,万里长城又变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一道天堑!

    从年初正月二十二出征,到战事结束时的六月底,武植率领华夏军整整辗转征战了五个月,历尽千辛万苦,拿下了北方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燕云十六州尽皆收复,打败了辽国将近六十万的兵马,俘虏近十万人,打伤无数,歼敌将近四十万之众。更为重要的是,终于把辽国大军彻底赶出了长城以南,万里长城又回到了宋朝人的怀抱里,据长城而守的时代又重新来临了!

    在武州胜利会师后,武植连夜书写了一份捷报,派出快马八百里加急给报送京城。同时,武植分别下令给周边的火山军、保德军、岢岚军、宁化军和绥德军,让他们除了保留一小部分人戍守原来驻地之外,调集大部分人马北上,接替安肃军、保定军、广信军和信安军的官兵们镇守的各个地方,加强西京道长城沿线的防卫。同时他还要求他们一定要遵纪守法,不得作奸犯科,要善待原辽国的民众;而安肃军、保定军、广信军和信安军的官兵们则返回南京道,充实南京道的防线。

    修整了一日后,武植不敢耽搁,立即率领两路大军一起返回西京城大同府。西京道长城防线很长,在火山军、保德军、岢岚军、宁化军和绥德军等官兵到来之前,他需要立即派出部分华夏军官兵去协助镇守长城沿线上的各个关隘据点,以防辽国人的大举反扑,这一分兵,留在西京大同府的华夏军就只剩下特种作战团在内的三千人马了,武植、燕胜、李廷玉、索超等将帅们都留在了西京。

    战火熄灭,狼烟消散,战后的汇总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着,统计军功,确定战损,事情可谓是千头万绪!

    几日后,京城汴梁终于收到了武植从武州发来的捷报。这一份捷报,当真如天上起惊雷,举世震动!

    一百六十二年后,中原人士孜孜以求而不可得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又回归了中原大地!

    这份捷报,让世人皆惊!君不知,有无数人眼角噙着泪水,纷纷朝北参拜;有无数人喜若癫狂,又哭又笑;有无数人载歌载舞,彻夜未眠。

    国人皆喜庆!京城里,人们自发地欢庆起来,到处都是张灯结彩,喜气盈天。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层出不穷,主题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燕云十六州的回归!

    赵煦得到捷报,更是欣喜得无以复加,直奔太庙祭告先祖,他还尤为难得地下令在宫中搞起了庆祝活动!

    燕云十六州在他的手中得以收复,此等功绩,直逼开国太祖了!

    此时的赵煦,可谓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清河郡开国公府里,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武修、凤娘、小娥、金莲、素素等人闻讯,知道自家的郡公爷和索超等人都好好的,还打了如此辉煌的胜仗,都极其高兴。数月来,他们都很是担心武植等人的安危,寝食难安。

    疯狂的庆祝过后,国人谈论得最多的话题除了燕云十六州之外,就只有武植与华夏军了。华夏军的神勇,让国人叹为观止,而作为华夏军统帅的武植,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可燕云十六州回归后,问题就来了,其一就是该如何命名所收复的地区,有很多地方是必须要改名的,比如西京和南京,跟宋朝原有的西京、南京重名了,也必须得改。赵煦责成户部的官员去完成改地名的任务。

    其二就是如何管理好这些新增疆域的问题,二十多个州回归,治理的地域庞大,光依靠地方军队是不行的,这些地方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吏前去治理。各个地方官吏的调配就成了让人颇为头疼的事情,赵煦把这个调配任务丢给了吏部。吏部的官员们忙得是团团转,吏部尚书许将更是头疼不已。

    武植与华夏军的去留和该如何论功行赏也成了赵煦和朝廷首要考虑的问题。

    此次出征,武植与华夏军战功显赫,其功绩远比上次打败西夏并收复河湟地区、天都山、没烟峡、剡子山的战绩还要大,歼灭敌人之巨,攻占地盘之广,都不是上次战役所能比,其象征的意义也更为突出,所取得的战略效果也更为惊人!按理说,此次颁赏当不低于上次的规格。

    至于该如何封赏,一切都要等到武植与华夏军班师回朝后,根据华夏军呈送的军功战报来一一进行。

    七月底,等到各地的官吏陆续到任并顺利接收地方军政后,武植从大兴路(西京道改名而成,大同则改为大庆)和兴北路(南京道改名而成,南京则改为燕京)各地召集回剩下的三万六千余名华夏军官兵,汇聚于定州后,带上战利品(辽国人的耳朵),只押着数十个以耶律和鲁斡为首的重要俘虏,一起凯旋而归。

    八月初,离开京城有半年多的武植与华夏军官兵们,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京城,得到了赵煦、众文武官员与京城民众的热烈欢迎,这次的凯旋仪式盛况空前,万人空巷!

    在城外,还是在万胜门前,还是一样的筑京观、献俘、犒赏三军,只是这回筑起的京观更大更为壮观,堆积如山的辽国人耳朵,让众人叹为观止。

    武植是主帅,凯旋仪式当然是他打头阵,忙前忙后的都无暇去寻找混在欢迎人群中的武修、凤娘与金莲他们。半年多不见,他甚是想念他们,奈何此刻却分身乏术,抽不开身。

    赵煦更为热情,进城时,他破天荒地把武植拉进鸾车中,跟着他一起坐车进城,礼遇之高,让众人咋舌惊叹。

    被赵煦拉上鸾车,武植很是无奈,只好放弃了找寻开国郡公府众人跟他们见上一面的念头,先打发赵煦再说。而索超、厉镇国和司方国三人则分别见到了前来欢迎的家人以及开国郡公府中的众人,自然是喜笑颜开,激动万分。

    一路上,鸾车中,君臣相宜。武植把自己和华夏军数月来的战斗经历原原本本地跟赵煦描绘了一番,赵煦听得津津有味。即使君臣同乘一车,面对仅比自己大两岁的年轻皇帝,武植并没有感到有多大的压力,侃侃而谈,镇定自若。

    华夏军的普通官兵们则返回了各自的大营,自有礼部的官员们来犒赏他们。而都头以上的将官们则照例奉旨进宫,参加在大庆殿举行的隆重的庆功国宴。

    在宴会开席前,武植就把详细的军功战报递交给了赵煦,让他阅览。看过军功战报后,赵煦为华夏军所取得的辉煌战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当场不吝辞色地褒奖了众将官一番。

    至于该如何赏赐,那要等吏部和兵部根据战功联合审议后再做决定了。

    庆功宴上,武植成了众人争相巴结的主要对象,因为众人都知道,论功行赏后,不出几日,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估计就会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此时不巴结更待何时?

    章淳、安焘、章楶、许将、吴居厚还有赵佶、赵似、赵偲等人也纷纷向他祝贺,尤其是许将,走过来搂着武植的肩膀,一边敬酒一边直呼:“武老弟,老哥总算是服了你!祝贺你!”

    “难道以前你说服我都是假的?”武植白了许将一眼,似笑非笑地反问道,随之跟他碰碰杯,仰头一饮而尽,甘烈的状元醇酒让武植有点龇牙。酒多怕误事,出征半年多来,他可是滴酒不沾的!

    “都服!都服!”许将闻言有点尴尬,讪笑着把手中酒杯送到嘴边,也一饮而尽。

    赵佶、赵似、赵偲等在京的三个王爷也是围着武植“武兄长武兄短的”叫得欢实,一一给他敬酒。

    这一幕幕,让冷眼旁观的曾布、刑恕、安淳等人看在眼里嫉恨在心头,心中五味杂陈的很不是滋味。他们至今都想不通,为何他们越是打压,这个武植大人却越是反弹拔高,如脱缰野马,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所能限制掌控的范围,以后就更加无能为力了!凭他们几位朝中大佬联合起来的能耐,竟然奈何不了一个后来的小辈,还让他窜到自己的头上来,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https://www.lingdianksw8.com/72642/72642838/13749025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