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护国公 > 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

第四零八章 女皇登基


大明第一位女皇就此诞生……&1t;/p>

        朱大典的话音落下之时,在一片沸腾的欢呼中,女皇陛下也一脸怒色地匆忙走进了四民大会堂,很显然她得到了楚公自刎的消息,带着雷霆怒火准备来给自己男人主持公道了。&1t;/p>

        不过此时杨庆已经醒了。&1t;/p>

        只是身上的鲜血和他干妹妹身上的鲜血看着都很刺目。&1t;/p>

        公主寒眉一竖……&1t;/p>

        “叩见陛下!”&1t;/p>

        紧接着那些军民和四民代表包括朱大典等人,全部向着女皇叩拜,原本还在火边缘的女皇愣了一下迅清醒过来。她和同样准备叩拜的杨庆对视一眼,后者向着她微微点了一下头,她脸上表情立刻就变成了雍容高贵……&1t;/p>

        呃,都是演技派啊。&1t;/p>

        “诸位请起,坤兴何敢当此大礼!”&1t;/p>

        她款款说道。&1t;/p>

        说话间她还伸手去扶起最前面一个叩拜的老人。&1t;/p>

        后者激动地都哆嗦了。&1t;/p>

        “陛下,令兄以叛国罪,已为四民大会废黜,国不可一日无主,先帝子女在南都者惟二位长公主,陛下既为长姐,则皇位非陛下莫属。四民大会已表决通过,大明人民皆愿奉公主继位,当此建奴入侵在即,秦桂二藩虎视之际,人民惟陛下是赖,望陛下以社稷为重,即刻登基以定天下!”&1t;/p>

        王夫之说道。&1t;/p>

        “请陛下即刻登基!”&1t;/p>

        那些四民代表齐声喊道。&1t;/p>

        “女皇登基!”&1t;/p>

        “请陛下登基!”&1t;/p>

        ……&1t;/p>

        跪倒在四周的军民纷纷高喊。&1t;/p>

        坤兴公主环顾四周,很快目光落在她兄长脸上。&1t;/p>

        后者也在看着她。&1t;/p>

        “既是四民大会的决议,坤兴不敢推辞,人民不以坤兴妇人,以国家相托,坤兴惟惶恐受之,然坤兴亦有一事相请,家兄虽犯叛国罪,一切皆咎由自取,但终究为坤兴兄长,坤兴欲特赦以全兄妹之情!”&1t;/p>

        她缓缓说道。&1t;/p>

        “陛下,此乃陛下之权!”&1t;/p>

        朱大典说道。&1t;/p>

        “此乃人民审判,坤兴何敢以私情干涉,故欲请之人民!”&1t;/p>

        坤兴公主说道。&1t;/p>

        “诸位代表以为可否!”&1t;/p>

        王夫之转身问后面的那些代表。&1t;/p>

        后者当然不会反对了,公主就是直接特赦也是也一样,她登基大赦天下这是惯例,反正朱慈已经明确定罪,绞死不绞死已经不重要。这样的审判最重要的是定罪,最终是否处死无关紧要,法律已经判处他死刑,皇帝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已经事实上确立。哪怕女皇特赦,那也不能改变他是叛国罪的事实,特赦又不是说给他平反,他就是放了也一样得一辈子带着叛国罪的帽子。&1t;/p>

        这才是最重要的。&1t;/p>

        就这样在被判处绞刑不到一个小时后,朱慈又得到特赦。&1t;/p>

        但依然得流放。&1t;/p>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总之他的时代已经落幕,作为大明第一个被以叛国罪废黜并判刑的皇帝,他将作为一个标志,永远留在史册上让后世唾弃。&1t;/p>

        事实上现场也没人再管他了,人们看到审判皇帝的大戏,看到了四民大会废黜皇帝的大戏,看到了四民大会投票决定谁继承皇位的大戏。当然看到楚国公抹脖子这种大戏就纯属惊喜了,话说已经很久没看他当众展示神迹了,但戏已经演完,谁还有兴趣关心演员去哪儿,再说他们还有女皇的演讲大戏呢!&1t;/p>

        女皇登基得有所表示。&1t;/p>

        四民大会推举女皇,女皇也得给四民大会一些东西,这种礼尚往来是必须的,英国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礼尚往来中走到君主立宪的。&1t;/p>

        所以他们就喜欢从外国找国王。&1t;/p>

        外国国王给的多啊!&1t;/p>

        朱慈一干犯人迅被带走,紧接着临时搭建的审判台拆除,恢复成原本的言席。&1t;/p>

        然后女皇站在了言席上。&1t;/p>

        多少有些拘谨的女皇,已经匆忙换上了龙袍,不过因为不是祭天这样的特殊场合,不需要衮冕,同样不是出征也不需要皮弁,只是最普通的朝服。也就是乌纱翼善冠,再加上四团龙袍,双肩加日月,但不是杨庆一直深恶痛绝的明黄,那个颜色看着真很丑。事实上明朝皇帝朝服并没有颜色的限制,最初的确用黄色,但后来反而紫色最高等,但因为大明火德色尚赤,红色用的其实最多,其他颜色也可以。&1t;/p>

        不过女皇穿了一身紫色。&1t;/p>

        毕竟这里放眼已经一片红色,她想特殊些还是紫色,紫色四团龙袍双肩担日月,头戴黑色乌纱翼善冠……&1t;/p>

        可不是金丝。&1t;/p>

        那东西是死人戴的。&1t;/p>

        女皇放眼四望。&1t;/p>

        最近处是四民代表,两百九十九名四民代表环绕在四周,而上层那些空着的席位,则全被看热闹的百姓占据,同样过道上也挤满了人。而四民大会堂外面广场上,则完全可以说人山人海,一面面红色旗帜飘扬在半空中……&1t;/p>

        “大明的人民们!”&1t;/p>

        她缓缓说道。&1t;/p>

        “朱氏本淮右布衣,太祖以异族荼毒华夏残虐人民,故起兵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人民所推以主华夏,然后世子孙渐忘其本,遂以万民之主而自居,延至今日已近三百载。其间执政无方,贪贿横行,使百姓饥寒交迫以至天下大乱,此虽非朱氏一家之责然朱氏亦难辞其咎。&1t;/p>

        北都之变亦朱氏自取。&1t;/p>

        幸赖昊天上帝之恩,先帝于危难间幡然醒悟,避之南都与秦王定君臣之约,弭兵以使百姓休养生息。&1t;/p>

        天下赖之差安。&1t;/p>

        然先帝中道崩殂,秦王大军威逼南都危如累卵,仓促间为人民所推监国以摄国事,本为权宜之计,不过守社稷以待家兄,幸赖贤臣之助上下同心,遂使大明有今日之强盛。&1t;/p>

        然终究妇人。&1t;/p>

        故迎家兄以归,欲退居闺中从此不问外事。&1t;/p>

        不想家兄为奸人所惑,忘先帝之教诲,勾结建奴欲乱天下,以为此时朱氏之祚终矣,人民将另择贤能以为华夏主,不想人民未弃朱氏,依旧以国家相托。自今日起朱氏所有皆人民所赐,感人民之恩,于此以昊天上帝为证,与人民订立盟约,自此之后皇位继承,皆由人民主之。若日后朱氏子孙无能,人民弃朱氏则朱氏退而为民不得相争,后世朱氏子孙不得违此盟约,违者人神共诛之。”&1t;/p>

        她很是坚决地说。&1t;/p>

        四周一片议论之声。&1t;/p>

        这意思就是以后皇位继承人必须得四民大会同意,只有四民大会同意的人才是皇位继承人。&1t;/p>

        无论他是不是姓朱。&1t;/p>

        呃,他可以姓杨。&1t;/p>

        话说女皇陛下也是很狡猾的,这个看上去大义凛然的盟约,说白了就是为自己的儿子继位先铺好路的,反正只要人民不要朱氏后人,那朱氏的皇位继承权就没了。&1t;/p>

        请注意!&1t;/p>

        她说的可全是朱氏。&1t;/p>

        她可没说以后杨氏也必须遵守这个盟约,她说的也是朱氏所有皆人民所赐,但她可没说杨氏所有皆人民所赐,以后她的儿子继位后,完全不需要遵守这份盟约,她的儿子又不是朱氏,根本不需要管这份盟约。但无论她的小心思是什么,此举却依旧在事实上授予了四民大会选择继承人的权力,让大明跨越到了光荣***,也就是威廉抢他舅舅兼岳父王位后,跟议会签的那份王位继承法。&1t;/p>

        王位继承人的选择权不再归皇帝本人,而是由议会决定。&1t;/p>

        或者说……&1t;/p>

        皇位是四民大会授予的。&1t;/p>

        明白这一点的四民代表一片掌声。&1t;/p>

        虽然事实上他们已经决定了一次皇位的归属,但那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制度依据。&1t;/p>

        他们废黜朱慈,立坤兴公主为女皇仅仅是依靠杨庆撑腰,但四民大会的职权范围并不包括废立,而女皇陛下的盟约,则从制度上赋予了四民大会的皇位决定权。至于女皇的小心思并不重要,反正她和杨庆活着的时候肯定不会有这种事情,就算四民大会真正决定皇位归属,那也得是在杨庆死了以后。但如果杨庆死了,这项制度就真正管用了,过几十年上百年后四民大会真正完善起来,没有杨庆这样的强人压着,四民大会就可以真正压制皇权。&1t;/p>

        这是好事!&1t;/p>

        无论哪一阶层都梦寐以求的好事。&1t;/p>

        “陛下,是否起草一份书面的东西?”&1t;/p>

        王夫之小心翼翼地问。&1t;/p>

        “可以!”&1t;/p>

        女皇陛下说道。&1t;/p>

        她还不知道自己其实是给后代挖了个坑,或许知道也不在意,毕竟她先得解决自己儿子继承皇位的合法性问题,她继承皇位是因为她姓朱,但她儿子不可能姓朱。再说皇帝这东西都是兵强马壮者为之,只要牢牢控制军权,财权,四民大会又能如何?&1t;/p>

        至于杨庆当然知道,但杨庆觉得没必要提醒自己未婚妻。&1t;/p>

        他并不在意以后的事。&1t;/p>

        因为他有太长的时间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他现在才三十,以他目前的体格活到一百三十都毫无压力,估计他能把自己的儿子都熬死。他是没准备当皇帝的,计划就是女皇驾崩之后由他们的儿子继承,然后他继续当事实上的太上皇,给自己的儿子保驾护航。那么就根本不需要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如果有一天他真得寿终正寝了,那么这样一个制度对国家人民来说就是好事了。英国人已经用这样的程序,证明了这种渐进的方式副作用最小,而他那堪比乌龟的寿命足够保证在有生之年完成这个国家的彻底改造。&1t;/p>

        所以他不在乎目前的。&1t;/p>

        他想改以后有的是时间,现在只是女皇陛下有点迫不及待而已。&1t;/p>

        很快盟约起草完成。&1t;/p>

        女皇陛下随意地看了看,然后毫不犹豫地在上面签名。&1t;/p>

        这时候玉玺也已经拿来。&1t;/p>

        作为女皇身边官员的楚国公紧接着为盟约盖章,大明的事实上皇位继承法就这样诞生,从此皇帝继承人由四民大会决定。理论上仍旧尽量从朱家后代里选,但如果朱家后代里没有合适的,那么就向外戚中选,毕竟外戚后代里也有朱家血脉。&1t;/p>

        但仍旧仅限于男性。&1t;/p>

        女皇这个是属于特例。&1t;/p>

        先建奴入侵迫在眉睫,不能让皇位长时间空缺,毕竟这是要面临战争威胁了,其次她的兄弟都在李自成那里,而李自成事实上也参与了针对楚公的计划,所以他会不会和多尔衮联手目前仍旧不得而知。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再给他一次奉天子入南都的机会,上次他就是拥立朱慈,然后带着朱慈挟天子以令诸侯八十万大军下江南的。这一次再不迅让女皇登基,说不定他会带着新皇帝,和多尔衮及张献忠等人联手入侵,而拥立女皇先绝了他再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可能。&1t;/p>

        当然,李自成真想入侵还是会立定王然后讨伐江南的。&1t;/p>

        但是……&1t;/p>

        这又不是当年。&1t;/p>

        大明四十万6军枕戈待旦呢!&1t;/p>

        说白了上述都是借口,谁都知道李自成不会那么傻,包括多尔衮南侵也是扯淡,谁都知道这时候只有明军主动揍别人,绝对没有谁会不知死活撩拨这四十万虎狼之师。但总要有一个借口拿来使用,以表明现在情况特殊,只能特事特办,毕竟一个女皇还是有些过于突然了。事实上以这时候的信息传递度,估计一些偏远的地方根本没想过会有女皇呢!&1t;/p>

        有报纸也不行。&1t;/p>

        就是有电报都未必能在半个月把南京的消息传到所有县呢,而从最初游行喊出女皇的口号到现在也仅仅过去半个月。&1t;/p>

        盟约签完紧接着所有人转移阵地前往皇宫奉天殿,在这座皇宫正殿举行登基仪式,这个仪式就没那么麻烦了,无非文武百官,随同而来的四民代表一起朝拜一下。特别之处在于开放奉天殿,允许老百姓到奉天殿周围广场上旁观登基仪式,以作为女皇登基的见证。剩下其实还应该有祭天的,但此时已经距离冬至没多少天了,等到冬至一起就行,这种祭天都得做些准备的。&1t;/p>

        另外还有年号。&1t;/p>

        这个也得花点时间想。&1t;/p>

        正好也快到春节了,暂时先用着龙兴的年号,这种事情除非篡位换朝代,否则都是拖到正月初一才算正式改元。&1t;/p>

        总之至此大明女皇正式登基并昭告天下。&1t;/p>

        大明进入女皇时代。&1t;/p>


  https://www.lingdianksw8.com/51/51546/21656570.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