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大明春色 > 第四百零九章 驰援贵州

第四百零九章 驰援贵州


京师皇宫的东暖阁内,徐辉祖走过隔扇之后,里面的奴婢们就出去了,宦官只剩下海涛。

        东暖阁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至现在洪熙朝,格局无甚变化,不过最近里面的摆设换了不少。皇帝朱高炽身上的肉,正铺在一张金丝楠铺着数层皮毛的大椅子上。他的身后墙上挂着大明疆域图,仿佛一道大屏风。

        盖着绸缎的御案上,一叠奏章放得远远的;唯独有一份摆在朱高炽的跟前,他似乎已经反复看过多遍了

        高煦起兵前,便有细作探报,高煦要攻安南国。徐辉祖听到后,当场就说探报是假的,断言高煦不去四川就是去贵州!结果确实叫徐辉祖说中。

        今日朱高炽没召见别人,独独召见了以前的宿敌他的大舅魏国公。

        臣拜见圣上。徐辉祖躬身拜道。

        朱高炽抬起手做了个手势,没有吭声。东暖阁里面没有了外人之后,高炽释放出了愁的神情。

        徐辉祖站直身体,上前两步,安静地侍立在御案前面,也没急着说话;他倒是眼尖现了皇帝跟前摆放的那份奏章,似乎明白今日有要事商议。

        朕想起魏国公以前说过的话,天赐之将才,要有敢于涉险之勇气,又要有坚持不变之坚毅。朕忽然觉着一个人,似乎很符合你说的道理朱高炽道。

        徐辉祖神情一变,马上不悦道:高煦从小顽劣狡诈,岂能当此殊荣?臣所言者,乃举世所敬重之大才,绝非此声名狼藉不守忠孝大义之叛逆!

        朱高炽点了点头,神色十分复杂,仿佛更加放心了,又仿佛面有疑惑。

        不过高煦攻占四川确是太快了,薛禄以十余万对付高煦不足七万东拼西凑之军,竟然一天之内全军溃败。朱高炽小声说道。

        徐辉祖立刻说道:征安南国之战,高煦所率西路军主要是四川卫所军户;况瞿能竟在高煦军中,投靠了叛王!瞿能之才,应非薛禄所能比肩。此败几在情理之中,圣上切勿太看重一次失利。

        朱高炽呼出一口气,拿起面前的奏章向前丢了一下,魏国公瞧瞧张辅写的,与朕谈谈这份奏章。

        臣遵旨。徐辉祖躬身上前,拿起了御案边的奏章。

        张辅在最近的奏章里,除了坚持他暂缓决战围困西南,固守贵州分割云川的主张外,还用了很长一段文字诉苦大抵是说从云南之南北上,地形复杂道路难行,大军难以展开,常被骑兵袭扰粮道;又因缺粮征用各地土司的粮草,导致土司怀恨在心常给叛军通风报信,粮道更易被袭扰。

        朱高炽不动声色道:朝中已有数位大臣上书弹劾张辅了,说他故意拖延殆误战机,误国误民。

        徐辉祖这时抬起头来,说道:圣上明鉴,战场上着实会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缘由影响既定之方略。臣认为朝臣不该随意对战场妄加定论,反而应多听从前方大将的建言。

        朱高炽听罢看着徐辉祖道:魏国公也支持张辅的主张?

        非也!徐辉祖忙道,臣不过是据实直言,那些随心所想便弹劾前方大将的人,臣也是十分不齿!臣只觉得张辅所言,可能是实情。

        皇帝朱高炽不禁再次点头,他原以为徐辉祖不仅看不起高煦更看不起张辅之辈,不会替张辅说好话的。不过如今看来,魏国公还算一个有公心的实在人。

        徐辉祖又道,但张辅用兵,太求稳妥,似乎还有些惧怕高煦!两军争锋,先畏惧对手,这样可就不行了!

        朱高炽立刻问道:大舅是何主张?

        徐辉祖道:高煦起兵之初,朝廷便调顾成张辅进军云南,郭资薛禄坐镇四川。朝廷大略上,欲在云贵川之地围攻叛军。军国大略,最忌朝令夕改。

        官军虽战失利,但沙场征战本就难以一帆风顺,挫折在所难免。圣上切勿因四川之败,便立刻动摇必胜之决意。

        他稍作停顿,继续道,臣以为,顾成克日到达昆明张辅大军也进了云南,当此之时南面战场不能放弃;官军应趁势收复云南全境,先将叛军围困在四川一地!

        而高煦夺占四川之后,绝不会困守蜀地,必得继续攻城略地!云南是他经营好几年的老巢,他恐怕不愿轻易放弃;且东出四川之大江孔道,大军行军艰难,朝廷已在湖广6续部署重兵,叛军一时难以突破。

        故臣猜测,高煦会立刻回攻贵州。

        朱高炽听得频频点头。

        徐辉祖见状,继续侃侃而谈:此时,张辅行军缓慢,收复云南的兵力得主要倚仗顾成军!

        叛军或取道贵州,亦有围魏救赵之企图;若将来顾成被迫放弃攻打昆明回救贵州,云南战场休也。

        故臣进言,朝廷应立刻从聚集于湖广之大军当中,调动精锐成为一军,马上调至湖广常德府,沿官道西进。驰援贵州!

        徐辉祖说到这里,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朝廷若料敌先机,大军率先进入贵州,则占了上风。待叛军攻贵州不下,顾成张辅则可收复云南;而湖广大军西进,威胁四川。彼时,高煦岂不是陷于牢笼,被官军牵着鼻子走了?

        朱高炽听罢脸色好转,说道:魏国公知兵,言之有理!朕立刻传召大臣,商议此略。

        徐辉祖道:兵贵神,圣上得尽快定下方略!

        朱高炽道:朕今日便与诸臣议事,三日内御门决议,魏国公也要来。

        臣领旨!徐辉祖拜道。

        朱高炽本来以为徐辉祖该告退了,不料徐辉祖又沉声道:兵法云,兵不厌诈。堂堂战阵之外,辅以离间计,或能起到意想不到之效。

        听到这里,朱高炽立刻想起了建文朝对付自己的离间计,莫名其妙收到了建文朝的密信。当时朱高炽识破是计,马上把未拆封的密信信使一起交了上去,方逃过一劫。

        此时朱高炽不禁怀疑,当时的离间计会不会是徐辉祖出的主意?!不过朱高炽没有再提旧事,若无其事地问道:离间谁?

        沐晟。徐辉祖道。

        沐晟?朱高炽皱眉重复了一句。沐晟之子沐斌死于京师,沐晟已经在云南投|敌,公然成为造|反的同|谋,他还能被离间?

        徐辉祖把手按在胸膛上道:圣上,有些人的忠诚是乎真心他微微一顿,而大多世人的忠心,却是因为利弊好恶。

        朱高炽沉吟片刻道:待定下大略再议。

        徐辉祖从东暖阁出来,走上斜廊,径直出乾清门。接着走了许久才过午门承天门,回到他上值的五军都督府,位于千步廊旁边。

        不一会儿,刚从大同调回京师述职的江阴侯吴高,以及尚在五军都督府任职的何福,二人率先来见徐辉祖了。

        俩人6续谈论起军务,绝不不提那些有失体面的话。诸如甚么魏国公复出咱们旧将又有机会了,以后咱们在朝中还有没有一席之地就看魏国公啦等等之类的话,俗!

        以前那些老兄弟出身都很好,见过世面,哪像现在靖难功臣这些人?出身低贱口无遮拦,德行更是良莠不齐,开口就说你是谁的人我是谁的人,简直有辱那么高的身份!

        英国公沉稳有余,胆魄不足。徐辉祖语重心长地说道,他在大略上还是差了点胸怀。

        吴高立刻点头道:魏国公言之有理,若叫英国公出任平汉将军统筹全局,恐怕对国家社稷不是好事。

        徐辉祖听罢十分受用,他非常喜欢吴高这样的说话方式,大丈夫正该有胸怀天下的大志向!而不是满肚子蝇营狗苟专干那些结|党谋私的事。

        何福道:魏国公老臣持重,更有神助(城隍庙的先父),末将认为,魏国公是平汉将军最好的人选。

        徐辉祖毫不犹豫地摇头道:此议不可行,朝臣必定不服!

        吴高和何福都没有说下去,埋头想着甚么。

        宫中朝廷若无要紧之人信任扶持,咱们这等人,着实难以得到重用。何福若有所思地沉声说道。

        徐辉祖的目光从何福脸上,移到吴高身上停留在这里,不动声色道:若有大功,从来是可以补过的。

        书房里冷场了下来,大家没有说得太透,但心里都明白怎么回事。

        靖难之役后短短数年,大明太宗皇帝前后用不同的手段6续清|洗打压建文旧臣。原先朝中的各|党势力,几乎已不复存在,只残存了少数投降的人。现在朝廷里的文武以及亲军各卫将士,岂能容许旧人卷土重来?

        而今的情状是,他们这等人根本不能进入权贵朝臣的法眼;若是朝里的人听说建文旧人还有甚么机会,恐怕许多人都会笑出声来的。


  https://www.lingdianksw8.com/4/4425/1557348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