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248章 陈王刘宠

第248章 陈王刘宠


时间转眼来到熹平元年的十二月,吴咏在平原王府呆了两日便提出告辞了。
十二月,对于时下的人来说,是一个狂欢的月份。
从进入腊月开始,百姓们就开始准备祭祖的相关事宜。之后数日便请召宗亲、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大家族更是休农息役,惠必下洽。
眼看这热闹的场景,吴咏也开始怀念家里的亲人。
于是拜别平原王刘硕,带着刘蕴和刘蓝姊妹离开。
本来他是不打算带着两姐妹的,奈何刘蕴直言不讳地说道:“我不在你身边监督,又如何知道你有没有真心为我父母报仇。”
加上刘元和刘述也一起劝说,吴咏只能带着刘蕴一起离开,同时刘蕴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还将刘蓝一起带走。
就这样,一行人犹如游山玩水般,走走停停。
在经过陈国地界时,吴咏突然想起他以前在宛城救助流民时,还欠陈王刘承许多人情。只可惜,刘承在回到陈国没多久,就病逝了。
今日既然路过此地,就应该去拜祭一番。
于是吴咏跟刘蕴一说,她也同意了。其实她之所以一定要跟随在吴咏身边,还有另一个心思,那就是看看天天究竟有多少人汉室不满。
这次渤海王一家的凄惨下场,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天子刘宏而起。
一行人很快便进入陈县。陈王府座落在陈县正中间,也是陈县最大的建筑群。
不过当众人来到陈王府门前,
却见大门紧闭。
吴咏上前扣门,等了许久才有守卫将侧门打开,神情颇有些不耐烦问道:“你是何人?今日陈王有事,不方便见客。”
吴咏立刻拱手道:“烦劳大人禀告一声,就说宛城吴咏前来拜祭已故的敬王。”
守卫看了吴咏一眼,见他气质非凡,料定他并非常人,才开口说:“你在这等着,我去禀告。”
说完,他又将侧门关得严实。
刘蕴将一切看在眼中,等守卫关上门,她才开口对吴咏说:“你小心一点,这陈王府好像有点不对劲。”
吴咏笑道:“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谨慎了,还没见到人,就开始随意猜测。”
刘蕴白了他一眼,解释说:“你别不信!我以前在渤海王府时,平常都是开着两边的侧门,让人随意进出,只有父王想要搞些私密的事情时,才会如同这陈王府一样,大门紧闭。”
“我想你是多虑了。”吴咏没当回事。
岂不知,此时的陈王刘宠还真在搞事情,他正带着国相魏愔及一众官吏在祭祀上天。
要知道祭天是古代最高等级的祭祀,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祀。
古代的天发源于西周,经过儒家历代改造的。后期到汉代天人感应,独尊儒术之后“天子”是皇帝正式的称呼。包括西周虽然是尊“天”,周王是共主而不是天子。
天与道德和政治正当性有密切联系。一方面,天是规范性的来源。道德上道德真理称“天
理”,道德行为称”替天行道“。政治上古代君王继位需要祭天,统御的疆土称“天下”,表示天把对疆土的统治权授予君王。另一方面,天起到对规范事实的表征作用,风调雨顺可以表示君王的统治符合天道,自然灾害则表示君王昏庸无道。
古代中国只有天子才能举行郊祭(祭天),诸侯只能祭其封国境内的名山大川。
就比如鲁国从僖公开始也举行郊祭,而季氏也举行旅祭(祭泰山)。对此类现象,孔子评论说: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如果被正直的人看到陈王刘宠的行为,定会大呼其大逆不道。
祭天的工序非常繁琐,恰好守卫进来时,刘宠的祭天程序也接近了尾声。
守卫见刘宠走下祭台,便上前禀告说:“王上,外面有人求见。”
刘宠今年只有二十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闻言,刀削的脸庞透着果敢坚毅的神色,他微微沉吟了一下,这才开口问道:“是何人求见?”
“他说他叫吴咏,南阳宛人,前来拜祭已故的敬王。”守卫不敢隐瞒。
“是他。”对于吴咏,刘宠并不陌生。老陈王在世时,会经常在他面前提到吴咏。近几年吴咏的大名,他也是经常听别人说起。
于是刘宠看了国相魏愔一眼,见其点头。这才摆了摆手,道:“让他进来,我在大殿见他。”
时间不长,吴咏一行人被带到了大殿,见到刘宠后
,吴咏拱手拜道:“小子吴咏拜见陈王!”
刘宠哈哈笑道:“吴侍读的大名,本王也是如雷贯耳啊!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
吴咏谦虚道:“些许虚名,倒是让王上见笑了,只不过是世人谣传罢了,小子愧不敢当。”
“本王倒是对你这些名声羡慕地紧!”刘宠感慨一句。
见吴咏还要开口,便抬手阻止道:“你也不必谦虚,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本王自会分辨。”
说着,他又指着下首的官员解释道:“这位是陈国国相魏愔,这位是……”
不大一会,刘宠介绍完,魏愔等拱手道:“见过吴侍读!”
按理说国相的地位相当于一郡太守,比吴咏的官职要高,并不该先行礼。
但谁让吴咏的身份特殊呢,众人此刻又刚做了亏心事,便有意试探吴咏。
吴咏对此并不知情,连忙回礼道:“诸位大人真是折煞小子了,快快请起。”
陈王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切,突然出声道:“本王听说吴侍读的箭术无双,不如今日与本王比试一番如何?”
吴咏闻言,愣了一下,然后有些迟疑道:“王上为何一定要与小子比箭术。”
刘宠微笑道:“无他,技痒耳。本王自幼练习箭术,如今已能做到百步内十发十中,中皆同处,自认为箭术无双。我曾听父王说过你惊退山贼的事迹,便想与你比试一番,权当切磋,并无他意。”
吴咏闻言,陷入了思考。
正如
刘宠所说,他听到箭术无双二字,心中也是起了相较之意,打算看看自己的箭术到底是何程度。
于是他拱手道:“既然王上有命,那小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见吴咏终于松了口,刘宠大喜,急忙带领大家一起来到演武场。
吴咏挑选好趁手的弓箭,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挽弓在手。
“王上先请。”
“那本王就不客气了!”
刘宠也不废话,挽弓搭箭。
嗖!
一道羽箭破空声响起,刘宠弓弦上的箭,瞬间飞射出。
此去箭靶处一百五十步,平常弓箭手别说射中靶心了,就连能否射到箭靶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然而....
咻!
一支羽箭应声射于靶心上,而且还是正中红心。
不等周围的官吏赞叹,刘宠再次挽弓搭箭,道:“且看我第二箭。”
话音刚落,嗖的一声,羽箭离弦。
下一秒,此箭已贯穿先前的那支羽箭,再度射在靶上的红心。
“好箭法!”
人群中有人高呼道。
刘宠的两箭,堪称神射。
纵观整个大汉天下,能做到一百五十步开外,连射两箭正中靶心,而且所击中的位置都不曾变化的人,寥寥无几!
当然,刘宠就属其中之一。
众人纷纷侧目,露出骇人的神色。
“真没想到,陈王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箭术,真是天佑汉室!”
“当真是神射哪,不愧是敬王之后,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
“单凭这两箭,就堪称绝伦,吴侍读
这下惨咯!这场比试,他输定了!”
……
对于这场箭术上的比试,围观的官吏们也纷纷不看好吴咏。
倒不是说吴咏不行,而是刘宠射的这两箭,堪称精彩绝伦,几乎没有被超越的可能。
可怜的吴咏,只能认倒霉了。
刘宠对于射出的两箭,颇为满意,于是看着吴咏笑道:“怎么样,吴侍读,本王的箭术如何?”
吴咏见此,也是点头表示肯定,赞道:“没想到王上千金之躯,还能射出这样一手好箭,当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刘宠呵呵一笑,道:“那你看我接下来一箭如何!”
说完,刘宠搭箭拨弦,再度射出一箭。
嚓!
这第三支箭贯穿了先前的第二支箭,不仅正中红心,就连靶心都给洞穿了。
羽箭余势未尽,洞穿靶心后,射在了后方一名士卒的头盔上,当场将其射翻在地。
那士卒站的位置距此不下三百步,而羽箭却硬生生地将他射倒,这是何等的强大?
这等精湛的箭术,简直是让人大开眼界。
如果说刚才,官吏们觉得吴咏有一丝战胜刘宠的可能。
那现在,吴咏取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刘宠将弓箭递给一旁的守卫,然后拍拍手,对吴咏说:“该你了。”
“好!”吴咏轻描淡写回应一句。
面对刘宠如此超凡的箭术,吴咏表现的不慌不忙,挽弓搭箭,拉满弓弦,旋即闭上了双眼。
周围的官吏见到这一幕,都忍不住唏嘘惊叹。
吴咏这
是要盲射啊!
若他盲射成功,绝对更加的精彩绝伦。
刘宠心头也是咯噔一紧。
莫非这小子还真是一个神箭手不成?
闭上眼睛射箭,这也太托大了吧?
此时,劲风呼啸,吹的吴咏衣襟呼呼作响。
天色也更加暗沉了下来。
“看箭!”
吴咏双手猛地一抬,弦上羽箭便以奔雷之势,直射而出。
嗖!
这支羽箭呈九十度,直没入苍穹之中。
“这....这是干嘛?”
吴咏此举,引的官吏们纷纷不解。
他们抬头看向上空,却没见到任何异常。
反倒是吴咏,射出这一箭后,便由刘蕴扶着,大口喘着气。
围观的众人,看着吴咏这模样,纷纷开始冷嘲热讽了起来。
“切~装神弄鬼,搞得我以为他很厉害的样子!”
“可不是嘛,还装模作样的闭眼睛,真拿自己当神箭手呢!”
“就这水平也敢和王上比试,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
而台上的刘宠,却是面色凝重看着天上那越来越近的黑点。
只听“啪嗒”一声,随后一只大雁重重地砸落在众人面前。
“这...这是真的吗?!”
一名官员惊呼了起来,声音几近癫狂。
而其他官员,也同样瞪大眼睛,面色震惊。
“不!这不可能!世间哪有如此神奇的箭术!”


  https://www.lingdianksw8.com/23357/23357276/138020485.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