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 [斗罗]我针不剑 > 第17章 前世.海上丝绸之路

第17章 前世.海上丝绸之路


唐小六的计划:

        李白在酒会上假醉,让唐玄宗最亲近的宦官为他脱鞋。

        在狠狠的羞辱对方一番,让对方怀恨在心,然后对方就会在唐玄宗的面前添油加醋的说李白的坏话,让唐玄宗对李白产生不满。

        光这样火候还不够大。假醉的李白还要让杨贵妃磨墨,作诗。

        这样就会顺应历史,李白将写出清平调三首的著名诗句,把牡丹与杨贵妃之美,描写得淋漓尽致。(此时的杨玉环已经被好色的唐玄宗看上了,并且已经强行封她为妃了,当时正是她最受宠的时候。)

        这件事过后,他们的“卧底”杨贵妃,就开始和唐玄宗吹枕边风。

        杨贵妃假装自己不喜欢李白,想要将他赶走。

        唐玄宗听了杨贵妃的抱怨,顿时对李白更加不满,但他不知道能找一个怎样合适的借口将李白赶出长安。

        这时候杨贵妃就可以按照唐小六给他安排的剧本提出一个“再发起一次海上丝绸之路,再去外国宣扬大唐文化,提高大唐在世界的地位,而且还可以专门安排一些不听话的大臣前往。”的方案。

        唐玄宗听了,很是满意第二天一早,就下了圣旨,指派了一些不听话的朝臣出海,(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李白)开始海上丝绸之路。

        杜甫也上书表示自己愿意跟随那些大臣,一同前往他国,为宣传大唐的荣耀做出一份贡献。

        唐玄宗听了,很是满意欣然答应了,并被他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唐小六和唐小三,就以李白家属的身份,成功的混上了船。开启了自己人生中的新篇章。

        当时唐小六他们提前三个月出发,首先到达了大唐造船业最发达的城市。

        他们去那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到最贵的酒楼胡吃海喝了一番。

        唐小六在这个世界上待了十一年了。他终于吃到了最新鲜的海产;见到了还没有经历过任何一点污染的海洋;见证了当时最高级的商船和最雄伟的船队。

        唐小六去当地的造船厂参观了一番,发现当时的造船技术有很多特点。

        如,先进的工艺收的、安全科学的结构形式、巨大的外观、强固的稳定性。其具体表现在水密舱的特殊结构。而且这时造船的衔接技术也是到达了顶峰。

        真不愧是大唐!真不愧是前世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唐小六发自内心的感慨着。

        他们的最后一站就是广州。

        在上辈子历史中记载着:唐玄宗时期处于盛唐和中唐的转折点。

        到唐代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将受到阻塞,西北丝路贸易往来会日趋衰落。

        与此同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跃升为华国对外开放的主要通道。像扬州、广州、明州等港口城市将会成为大唐对外开放交流的重地。这些口岸将外商云集,日益繁荣。

        唐小六站在一望无际的海边,再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给他带来的冲击!

        十几丈高的巨浪不断掀起,周围不断传来人们喊叫的声音,一只船队缓缓的向着他们驶来。

        “这就是我们的船吗!”杜甫站在李白的身边,不安的握紧了他的手。

        这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样巨大的船。他知道站在这艘巨船面前的自己有多渺小。

        最前头的商船是这个商队中最大的一艘,也是整个商船中最豪华的一只。

        那为首的商船上画着野兽的图案在海水中隐隐绰绰的,显得是那样的神秘。

        在船的两侧有一对像老鹰的翅膀一样,大大张开的双翼。

        雪白又巨大的船帆被腥咸的海风吹得微微鼓起,让整艘船更添几分庄严和霸气。

        即将入海的太阳将最后的一丝光亮撒在了这艘船上,让这庞然大物平添了几分神圣而威严的味道。

        “这也太霸气了吧!”就连唐小六也被这商船给唬住了,他觉得上辈子记忆中的铁皮轮船给他带来的冲击感,都没有这艘船给他带来的感受大……

        在商船还没有起航之前的一切都很好。因为大部分的官员都是第一次出海航行,他们都好奇的不得了,不断的探索着巨大商船的每一个角落。

        他们惊奇的发现在双船上行走的时候整个人会有一种上下浮动的感觉,这种新奇的感觉吸引了许多的官员。后来官员们沉迷在着上下浮动的感觉中无法自拔。

        当商船起航后事情就开始变的不容乐观。

        巨大的商船行驶的越来越远,所有的官员都难以抑制的产生了不舍的感觉。

        原本热闹的甲板上逐渐变得安静起来了,悲伤的情绪笼罩在了每一个人的身上。

        伤心的人们远远的望着大唐的方向,看着它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迷糊,慢慢的变成一个小点,到最后消失不见。

        官员们都没有了玩闹的心思,一个个都沉默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中午,有人出现了晕船的现象。

        晕船的官员倒在了甲板上。

        他的脸色很是苍白,他的身子在不断微微的抽搐着,嘴角缓缓的流出了口水……

        其他的官员见此状况大吃一惊,连忙后退了几步,在晕倒地官员周围形成了一个真空地带。他们都吓得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上前查看情况。

        刚吃完饭的唐小六看见了众人后退的场景。他在心中叹了口气后,就急忙冲到晕倒地官员面前,扒开对方的眼皮发现对方的瞳孔已经涣散了。

        他连忙将人拖到了船的中央,让对方能够靠在桅杆上,将人固定好后唐小六从腰带上取下一个只有二指粗的小竹筒,掏出里面装着的针灸袋。

        唐小六将针灸袋缓慢的展开,小心翼翼的从里面取出了一根银针,毫不犹豫的插进了官员的百会穴。

        因为现在的药品有限,所以没有能让官员不再晕船地办法。但是针灸对治疗眩晕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暂时改善官员晕船的反应。

        在不知不觉中唐小六的周围已经围满了人,其中不乏有一些在海上行走多年的老船员。

        “小公子,没用的!那位大人他不受龙王的欢迎。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会吃不下东西,还会一个劲的呕吐,这都是龙王给他的惩罚……等过几天啊,我们上岸了。这位大人,他的身体就会好了!”其中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员对唐小六说道。

        “不,您说错了!这位官员并不是收到了龙王的惩罚,他只是晕船了。”唐小六抬起头认真的和船员解释着。

        “晕船?什么是晕船?”老船员不解。

        唐小六知道,现在的人很迷信。他们崇拜神明,将精神寄托在那些不可能存在的神啊,仙啊的身上。

        虽然唐小六他提倡科学,但是他不会和那些百姓讲大道理,强制让人们都认同科学,抵制迷信。

        因为他知道他根本没有必要做这些,因为做再多的科学宣传,发表再多的与科学有关的言论,在这个时代也无济于事。

        一切的结果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个原因:早期的人类崇尚自然,又因为科学不够发达,他们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于是就出现了鬼怪。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百姓的生活太艰难了他们需要一个精神上的寄托,于是就有了神仙的存在。

        那些善良的神仙们,在人间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就会出现,祂们帮百姓们治水;帮百姓们治疫病;替百姓们处理贪官;帮助贫困的百姓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和皇帝,贵族有关的。

        在历史的最初期,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统治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他们自称为天的儿子,所以人们一般叫皇帝为天子。

        到了中后期,皇帝们不甘于只统治人民的生活。他们开始对百姓进行思想上,精神上的控制。

        所以在历史中,大部分的宗教背后都是有统治者支持的。

        唐小六也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时候,迷信能够更好的推进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创造。

        而且迷信也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唐小六想要在这支队伍中建立一定的威信,哪怕他现在只是一个小孩儿,但是他总有长大的一天。

        他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加深自己的地位,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唐小六开始向众人解说,“其实晕船是一个很常见的反应。”

        “人们在乘船的时候,由于船体的颠簸,摆动或者旋转,会很容易引起晕船反应。”

        “而晕船的人需要仰卧,并且要将眼睛闭起来。如果没有地方躺时可以采取坐着的方式。

        而在坐着时,头部一定要紧靠在物体上,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大幅度摇摆引起更严重的状态。

        而且晕船的人一定要选择通风比较良好的位置坐。这样可以缓解晕船的反应……”


  https://www.lingdianksw8.com/18677/18677064/66570886.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lingdianksw8.com。零点看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ingdianksw8.com